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業發展迅猛,高樓大廈林立。在城市繁華的背后,建筑滲漏問題卻屢見不鮮,甚至嚴重危害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建筑業的高速發展的同時,防水行業也在不斷發展,防水材料不斷升級。近年來,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與喜愛。
相對于傳統防水材料,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能在保證防水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減少防水工程的造價成本,縮短施工工期,能夠更好地迎合現代建筑的質量目標、工期目標、經濟效益、環保性等要求。
沉淀反應機理是針對混凝土、水泥石中存在著大量的Ca(OH)2和游離CaO等堿性物質提出的。Ca(OH)2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化學反應減少Ca2+含量,使其轉化為對混凝土強度、密實度有利的物質,不僅可提高混凝土的防裂、抗滲能力,還可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密實度,從而改善其抗滲性能。這一理論正是基于此反應建立起來的。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中的活性化學物質一方面通過混凝土孔隙中存在的水,在混凝土內部滲透,與毛細孔中的游離石灰和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狀結晶體,密封混凝土中的毛細管網、毛細孔及微裂縫,從而封堵來自各個方向的水,起到阻水、防水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活性物質與鋼筋表面的氧化物起反應形成一層穩定的鈍化膜的同時也能夠阻止二氧化碳浸入混凝土,防止混凝土中pH值降低和鋼筋的銹蝕。當混凝土的毛細孔隙、微裂縫等被密封完全時,混凝土處于不漏水狀態。
當混凝土為干燥狀態時,活性化學物質和混凝土內部的Ca2+便不能以游離態的離子形勢存在,即不再具有活性,進入“休眠”狀態。當混凝土受不均勻載荷、地基沉降、溫差變化等物理作用產生微裂紋等缺陷時,水便會再次沿著裂紋進入混凝土,相應的活性物質也就被再次激活,隨水向混凝土內部滲透并發生作用,直至裂紋被不斷長大的晶體完全封閉為止。